2025年9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BICES 2025)在北京开幕。展会现场,潍柴举办全系列矿山动力产品解决方案发布会,集中展出柴油、甲醇、天然气等多元燃料,直驱、纯电、混动等多种技术路线的自主化矿山动力产品,并首发全新12M25矿山动力新品。行业协会及潍柴相关领导、制造商大客户代表、行业专家及媒体记者近百人共同见证,这一亮相标志着我国矿山动力领域“自主可控”技术体系已全面成型,彻底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格局。

回溯2025年,潍柴在矿山动力自主化布局上动作频频:5月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发布第二代矿山动力新品,6月在新疆昌吉推进第二代产品落地,此次不仅带来全新单品,更推出覆盖“发动机-矿用动力单元-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全系列自主解决方案,以“自主技术+系统配套”的组合拳,进一步夯实其在矿山动力领域的自主领先地位,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自主可控发展提供了“潍柴样板”。
12M25新品首发:自主技术突破,补齐国产动力短板
发布会核心亮点——潍柴全新12M25柴油发动机,是完全自主研发的M系列矿山动力新成员,从核心零部件设计到整机调校均实现100%自主可控,无任何对外技术依赖。这款专为大型矿山设备打造的“中国芯”,最大功率达1224Ps,最大扭矩5116N·m,可精准适配90-100吨机械传动矿卡、165吨挖掘机等大型矿山工程机械装备,在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上实现全方位自主突破。

随着12M25的面世,潍柴M系列大缸径矿用产品序列在M33、M55自主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功率范围覆盖522-2800kW,可满足矿卡、矿用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钻机等各类大型矿山设备的配套需求。值得关注的是,该系列产品的核心性能指标均通过自主技术实现突破:
可靠性自主保障:自主研发高强度机体材料与耐冲击结构,大修周期长达20000小时,保养周期500小时,较依赖进口技术的同类产品提升30%以上,彻底摆脱国外品牌在核心结构设计上的技术制约;
经济性自主优化:自主研发高效燃烧系统,结合智能电控技术,综合油耗显著优于进口竞品,经实测可帮助矿山企业降低15%以上的燃油成本;
环境适应性自主突破:通过自主温控系统与耐极端环境部件研发,产品可在±50℃的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覆盖国内所有矿山作业场景,无需依赖进口环境适配技术。
从实践验证来看,潍柴M系列自主矿山动力已历经市场考验:2022年,M系列矿用挖掘机动力率先在新疆矿山投入应用;目前,搭载M33、M55系列自主发动机的矿卡、矿用挖掘机累计运行超2000台,部分设备最长运行时长突破25000小时,未出现任何因核心技术依赖导致的维修瓶颈,充分证明国产自主矿山动力的稳定性与耐用性已比肩甚至超越进口产品。

多元低碳动力:全链条自主布局,构建绿色矿山动力自主体系
除传统柴油动力外,潍柴此次展出的非道路纯电用动力电池、甲醇发动机、气体发动机等多元低碳矿山动力产品,同样以“全链条自主可控”为核心,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均实现自主化。
在纯电动力领域,潍柴自主研发的CTB(框架一体化技术)电池堪称典范。该电池从电芯材料配方到一体化框架设计均为自主完成,电量覆盖300-1200kWh,可适配纯电动矿卡、装载机、挖掘机等装备。其创新的“4、6层”分层模块化设计,实现电池、框架、管线路一体化布置,不仅简化整机装配流程、降低设计成本,更解决了行业内“装配难、维修难”等痛点。

目前,潍柴已构建起从标准箱、单包大电量电池到CTB电池的完整自主矿山动力电池产品系列,纯电动矿卡动力累计运行时长超100万小时,帮助客户降低66%运营成本;在新能源“三电”领域,潍柴已建成覆盖动力总成、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池的自主化规模化生产基地,核心性能指标行业领先。
甲醇动力领域,潍柴自主研发的WP17TME、WP19ME、12M33ME、12M55ME等系列产品,功率范围250-1865kW,覆盖125-300吨矿卡、85-400吨挖掘机等应用需求。该系列产品的甲醇燃烧控制技术、耐腐蚀性部件均为自主研发,打破大马力甲醇动力领域的技术壁垒,为矿山客户提供低碳且自主可控的燃料选择。

气体动力领域,依托自主大马力气体机技术优势,潍柴布局WP16NG、12M33NG、16M33NG、12M55NG等矿用气体机,功率覆盖400-1716kW,适配45-220吨刚性矿卡、130吨宽体矿卡、260-300吨挖掘机。其燃气混合系统与点火控制技术均为自主突破,保障气体动力矿山装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混合动力领域,潍柴自主整合高效率增程器(柴油机、气体机、甲醇机)与高倍率电池,形成完整的增程混动产品型谱。其中,2022年研发的国内首款全自主甲醇机+增程器混动总成系统,从增程器到电池管理系统均无对外技术依赖,已批量投放市场,实际运行经济性较同排量进口柴油机节省40%以上,获得客户广泛认可。
行业高度认可:自主创新成标杆,护航国家产业安全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在发布会上强调,矿山装备是国家能源安全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压舱石”,而动力系统的自主可控直接关系产业安全。多年来,潍柴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从核心零部件到整体系统实现全链条自主掌控,成功从“自主可控”向“超越引领”迈进,不仅为矿山装备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更打破了国外品牌对高端矿山动力的长期垄断,为国家产业安全与行业转型升级贡献了坚实力量。

发布会现场,行业领导与多位制造商嘉宾共同为12M25新品揭幕,这一动作被业内解读为“国产自主矿山动力迈向主流市场的重要信号”。据了解,潍柴未来将继续以客户与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矿山动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续深化自主创新,不仅做好矿山动力的“自主提供者”,更致力于成为矿山装备自主可控、信息安全化发展的“赋能者”,推动全行业摆脱进口技术依赖,共同构建自主可控的矿山动力产业生态。

此次潍柴矿山动力产品在BICES 2025的集中亮相,不仅展现了中国自主矿山动力的全系列技术实力,更以“自主可控”为核心,勾勒出矿山动力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发展路径。随着全系列自主解决方案的落地与新品的推广应用,国内矿山企业将彻底摆脱进口动力依赖,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保障生产安全,为国家能源安全与矿山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自主动力”。
自主可控铸“芯”魂!潍柴多元矿山动力亮相 BICES 2025,大国重器引领行业变革
匠客工程机械 评论(0)
来源:匠客工程机械
2025年9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BICES 2025)在北京开幕。展会现场,潍柴举办全系列矿山动力产品解决方案发布会,集中展出柴油、甲醇、天然气等多元燃料,直驱、纯电、混动等多种技术路线的自主化矿山动力产品,并首发全新12M25矿山动力新品。行业协会及潍柴相关领导、制造商大客户代表、行业专家及媒体记者近百人共同见证,这一亮相标志着我国矿山动力领域“自主可控”技术体系已全面成型,彻底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格局。
回溯2025年,潍柴在矿山动力自主化布局上动作频频:5月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发布第二代矿山动力新品,6月在新疆昌吉推进第二代产品落地,此次不仅带来全新单品,更推出覆盖“发动机-矿用动力单元-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全系列自主解决方案,以“自主技术+系统配套”的组合拳,进一步夯实其在矿山动力领域的自主领先地位,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自主可控发展提供了“潍柴样板”。
12M25新品首发:自主技术突破,补齐国产动力短板
发布会核心亮点——潍柴全新12M25柴油发动机,是完全自主研发的M系列矿山动力新成员,从核心零部件设计到整机调校均实现100%自主可控,无任何对外技术依赖。这款专为大型矿山设备打造的“中国芯”,最大功率达1224Ps,最大扭矩5116N·m,可精准适配90-100吨机械传动矿卡、165吨挖掘机等大型矿山工程机械装备,在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上实现全方位自主突破。
随着12M25的面世,潍柴M系列大缸径矿用产品序列在M33、M55自主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功率范围覆盖522-2800kW,可满足矿卡、矿用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钻机等各类大型矿山设备的配套需求。值得关注的是,该系列产品的核心性能指标均通过自主技术实现突破:
可靠性自主保障:自主研发高强度机体材料与耐冲击结构,大修周期长达20000小时,保养周期500小时,较依赖进口技术的同类产品提升30%以上,彻底摆脱国外品牌在核心结构设计上的技术制约;
经济性自主优化:自主研发高效燃烧系统,结合智能电控技术,综合油耗显著优于进口竞品,经实测可帮助矿山企业降低15%以上的燃油成本;
环境适应性自主突破:通过自主温控系统与耐极端环境部件研发,产品可在±50℃的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覆盖国内所有矿山作业场景,无需依赖进口环境适配技术。
从实践验证来看,潍柴M系列自主矿山动力已历经市场考验:2022年,M系列矿用挖掘机动力率先在新疆矿山投入应用;目前,搭载M33、M55系列自主发动机的矿卡、矿用挖掘机累计运行超2000台,部分设备最长运行时长突破25000小时,未出现任何因核心技术依赖导致的维修瓶颈,充分证明国产自主矿山动力的稳定性与耐用性已比肩甚至超越进口产品。
多元低碳动力:全链条自主布局,构建绿色矿山动力自主体系
除传统柴油动力外,潍柴此次展出的非道路纯电用动力电池、甲醇发动机、气体发动机等多元低碳矿山动力产品,同样以“全链条自主可控”为核心,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均实现自主化。
在纯电动力领域,潍柴自主研发的CTB(框架一体化技术)电池堪称典范。该电池从电芯材料配方到一体化框架设计均为自主完成,电量覆盖300-1200kWh,可适配纯电动矿卡、装载机、挖掘机等装备。其创新的“4、6层”分层模块化设计,实现电池、框架、管线路一体化布置,不仅简化整机装配流程、降低设计成本,更解决了行业内“装配难、维修难”等痛点。
目前,潍柴已构建起从标准箱、单包大电量电池到CTB电池的完整自主矿山动力电池产品系列,纯电动矿卡动力累计运行时长超100万小时,帮助客户降低66%运营成本;在新能源“三电”领域,潍柴已建成覆盖动力总成、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池的自主化规模化生产基地,核心性能指标行业领先。
甲醇动力领域,潍柴自主研发的WP17TME、WP19ME、12M33ME、12M55ME等系列产品,功率范围250-1865kW,覆盖125-300吨矿卡、85-400吨挖掘机等应用需求。该系列产品的甲醇燃烧控制技术、耐腐蚀性部件均为自主研发,打破大马力甲醇动力领域的技术壁垒,为矿山客户提供低碳且自主可控的燃料选择。
气体动力领域,依托自主大马力气体机技术优势,潍柴布局WP16NG、12M33NG、16M33NG、12M55NG等矿用气体机,功率覆盖400-1716kW,适配45-220吨刚性矿卡、130吨宽体矿卡、260-300吨挖掘机。其燃气混合系统与点火控制技术均为自主突破,保障气体动力矿山装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混合动力领域,潍柴自主整合高效率增程器(柴油机、气体机、甲醇机)与高倍率电池,形成完整的增程混动产品型谱。其中,2022年研发的国内首款全自主甲醇机+增程器混动总成系统,从增程器到电池管理系统均无对外技术依赖,已批量投放市场,实际运行经济性较同排量进口柴油机节省40%以上,获得客户广泛认可。
行业高度认可:自主创新成标杆,护航国家产业安全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在发布会上强调,矿山装备是国家能源安全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压舱石”,而动力系统的自主可控直接关系产业安全。多年来,潍柴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从核心零部件到整体系统实现全链条自主掌控,成功从“自主可控”向“超越引领”迈进,不仅为矿山装备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更打破了国外品牌对高端矿山动力的长期垄断,为国家产业安全与行业转型升级贡献了坚实力量。
发布会现场,行业领导与多位制造商嘉宾共同为12M25新品揭幕,这一动作被业内解读为“国产自主矿山动力迈向主流市场的重要信号”。据了解,潍柴未来将继续以客户与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矿山动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续深化自主创新,不仅做好矿山动力的“自主提供者”,更致力于成为矿山装备自主可控、信息安全化发展的“赋能者”,推动全行业摆脱进口技术依赖,共同构建自主可控的矿山动力产业生态。
此次潍柴矿山动力产品在BICES 2025的集中亮相,不仅展现了中国自主矿山动力的全系列技术实力,更以“自主可控”为核心,勾勒出矿山动力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发展路径。随着全系列自主解决方案的落地与新品的推广应用,国内矿山企业将彻底摆脱进口动力依赖,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保障生产安全,为国家能源安全与矿山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自主动力”。
敬请关注 《工程机械与维修》&《今日工程机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工程机械与维修》与《今日工程机械》官方微信